刘先生: 13204889955
申先生: 13739989751
任先生: 17614898888

金矿位于赤峰市境内,采矿权面积 2.5km²,交通条件便利,矿区向东、向西均有简易公路与国道相通,距赤峰市 60km,矿山外部建设条件良好,目前采矿证规模为3万吨/年,计划扩大到6万吨/年,手续齐全,生产经营正常,无任何纠纷,可直接下井看、取样化验。
详查报告累计查明金矿资源储量为矿石量 30万吨,金金属量 2.7吨,矿床平均品位 9.0g/t。保有矿石量约20万吨,金金属量约2吨,平均品位 9.8g/t。
矿区共圈定 9 条金矿体,呈北北东 - 北东向展布,赋存于燕山晚期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、含斑黑云母石英二长岩的构造裂隙中,受北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控制,总体走向 30° 左右,倾向南东,倾角 60°~70°,厚度0.3~1.2m,平均 0.82m,厚度变化稳定,品位0.21~94.93g/t,高品位段多集中于矿体中部或含金黄铁矿石英脉中,夹石为蚀变碎裂岩或原岩,厚度小0.03~0.1m,对矿体完整性影响小。
7-2 号矿体:规模最大,控制长度 585m,控制垂深 326m(赋矿标高 789~1055m),矿体呈似板状、脉状,平均厚度 0.85m(厚度变化系数<50%),平均品位 9.09g/t(品位变化系数 32~174%),矿石量占总保有资源量的 40.8%;
7-3 号矿体:控制长度 260m,控制垂深 200m(赋矿标高 905~1069m),平均厚度 0.81m,平均品位 7.71g/t;
7-1、7-4 号矿体:分别控制长度 110m、120m,平均厚度 0.75m、0.72m,平均品位 17.03g/t、4.07g/t。
矿坑涌水量:矿区侵蚀基准面标高872.45m,矿体最低已开采标高789m,地下水位标高1012.31m,主要矿体位于地下水位和侵蚀基准面之下。本矿区对采区进行了矿坑抽水长期观测,采区坑道系统长1710m,坑道系统体积6235m3,水位降至标高804m,坑道雨季平均涌水量150m3/d,旱季平均涌水量100m3/d。。
岩体结构与稳定性:围岩以块状结构为主,局部(蚀变带)为碎裂结构;顶底板围岩(花岗岩)稳定性较好,沿脉坑道无需支护仅需喷浆;蚀变岩构成的顶板需支护(喷锚),防止碎块坠落;工程地质条件属 “以块状岩类为主、工程地质条件中等” 的矿床(第 2 类第 2 型)。
回采率:矿山实际开采回采率为92.5%。
选矿回收率:采用一段磨矿—浮选工艺流程。磨矿细度-200目占85%,经过一次粗选、一次精选、二次扫选,金精矿经浓缩脱水、过滤后成为最终精矿产品,浮选尾矿进入尾矿库。
选矿工艺指标:设计金选矿回收率93.10%,伴生银Ag选矿回收率 58%,伴生 Cu选矿回收率75%,伴生S选矿回收率52%。
实际选矿回收率: Au 95.38%,Ag 80%,入选伴生铜品位0.15%,经选矿后金精粉铜品位1.23%, Cu回收率45.94%。
目前有3个生产采区,现在这三个采区已经形成一个生产系统,原设计开拓方案与实际开拓方案基本一致,3号主竖井断面为矩形,规格为3.2×2.4m,2号竖井断面为矩形,规格为3.0×2.2m,1号竖井断面为矩形,规格为3.0×2.2m,盲竖井断面为矩形,规格为3.0×2.2m。该矿区共有可采矿体9个,1号矿体1029m 水平以上全部采空、2号矿体1029m 水平以上全部采空、6号矿体1086m以上全部采空、7-2号矿体1040 m-854m五个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开采、7-3号矿体1054m 水平以上全部采空,7-1号矿体、7-4号矿体、8号矿体、9号矿体均未开采,现在该矿区已经形成了3万吨/年的采矿生产能力,矿体深部正进行地质探矿和采准工程施工。现矿山生产为季节性生产,生产规模为采矿100吨/天、3万吨/年,年生产300天。
矿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,成矿与燕山晚期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密切相关,控矿构造(北北东向压扭性裂隙)发育,具备较大增储潜力。
深部潜力:现有主矿体(如 7-2 号)仅控制至 804m 标高,相邻矿山(大水清金矿、龙头山金矿)已采至 700m、604m 标高仍见矿,推测本区矿体沿倾向延深可达 600m 标高,按现有资源量推算,深部可新增金金属量约 4.5t(每 100m 采深新增 1.5t)。
隐伏矿体潜力:已发现 8、9 号隐伏矿体,结合激电异常(视极化率 ηs>2.4%、视电阻率 2000~4000Ω・m),矿区内北北东向裂隙密集带可能存在未发现的隐伏矿脉,需通过穿脉工程验证。
外围潜力:采矿证外围暂无非关联探矿权,但矿区周边(如 10、11 号金矿化蚀变带)仅单工程控制,未开展系统勘查,进一步工作有望圈定新工业矿体。
矿床资源储量较可靠,开采技术条件简单,尽管矿脉较薄、采矿成本较高,但矿脉品位高、选矿回收率高,经济收益显著,按照金价850元/g计算,年采选3万吨,年利润总额约2亿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