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nerals Information
矿权资源
1035-内蒙古包头78万吨铅锌矿转让
分享到微信:
报价: 面议
  • 矿权类型
  • 面积 4.5k㎡
  • 矿种
  • 储量 78万吨
矿体受EW-NEE 向断裂控制,共圈定 16 个矿体,其中5 个主矿体,延长 890-2440m,延深 387-792m,共估算矿石量 2095 万吨,铅锌78万吨、铜 5.9 万吨、金 7.9吨,银 778吨,水文地质简单,工程地质中等,矿石易选。报告评审备案后,在外围施工了几个钻孔,见矿情况以铜为主,具体情况有待进一步验证。

基本情况

详细信息


一、基本情况

矿区地处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,面积 4.57km²距达茂旗百灵庙镇100km,有 S211 省道、满都拉 - 二连浩特边防路贯穿周边,且有简易乡村道路直接连接矿区,交通条件便利。

完成槽探 18726m³/81 条、钻探 38881.56m/91 孔。

二、矿区地质

从矿区地质特征来看,地层分布呈现明显的规律性。主要赋矿地层为二叠系中 - 下统大石寨组一段(P₁₋₂ds¹),该地层岩性以灰色砂砾岩、含砾砂岩、岩屑砂岩为主,厚度超过 800m,不仅是矿源层,为成矿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,还是重要的赋矿围岩,其发育的孔隙裂隙为矿液运移和矿体赋存创造了有利空间。此外,矿区还分布有白垩系李三沟组(紫红色复成分砾岩)、二连组(砖红色含砾泥岩)以及第四系(残坡积 / 冲洪积物)等其他地层,共同构成了矿区的地层体系 。

构造上,控矿构造为次级 EW-NEE 向断裂,该断裂性质为张扭性,长度在 500-2000m 之间,宽度 3-30m,对矿区蚀变破碎带及矿体的分布起到了关键的控制作用,是矿液运移和沉淀的重要通道与场所。另有 NE 向成矿后断裂分布,但未对矿体造成破坏,不会影响矿产的开采利用 。

岩浆岩方面,核心成矿岩浆岩为花岗闪长岩(P₁₋₂γδ),呈小岩株状产出,是成矿热液的主要来源,其与围岩的接触带发育硅化、绿泥石化等蚀变现象,进一步促进了成矿作用的进行。除花岗闪长岩外,矿区还分布有安山岩、次英安斑岩、英云闪长玢岩脉等其他岩浆岩,共同构成了矿区复杂的岩浆岩环境 。

物化探特征显著,地球物理勘探圈定了 2 处激电异常(J1J2),异常呈现高极化、中低阻特征,且与矿区蚀变矿化带精准对应,为矿体定位提供了重要的地球物理依据。地球化学勘探则发现 CuPbZnAgAu 元素在蚀变破碎带内高度富集,元素高值点与矿化强度呈正相关关系,进一步验证了矿区的成矿潜力 。

三、矿体特征

矿区共圈定 16 个铅多金属矿体,其中 5 个为主要矿体(编号②-1、③-1、④-1、⑤-1、⑥-1),11 个为小矿体。主要矿体规模可观,延长范围在 890-2440m 之间,延深 593-792m,平均厚度 2.11-2.71m 。各主要矿体矿石类型有所差异,②-1 号为银铅锌铜硫化矿石,③-1、④-1、⑥-1 号为金银铅锌硫化矿石,⑤-1 号为银铅锌硫化矿石。所有矿体均呈脉状,走向 70-90°,倾向 NNW,倾角 40-70°,赋存于蚀变破碎带内,受构造控制特征明显 。

主要矿体特征表

矿体编号

延长(m

延深(m

平均厚度(m

矿石类型

②-1

2440

593

2.58

银铅锌铜硫化矿石

③-1

1503

792

2.19

金银铅锌硫化矿石

④-1

1747

637

2.71

金银铅锌硫化矿石

⑤-1

1035

421

2.11

银铅锌硫化矿石

⑥-1

890

387

2.41

金银铅锌硫化矿石

矿石结构以自形 - 半自形粒状、它形粒状为主,构造则呈现块状、浸染状、细脉 - 网脉状等多种形态。从类型划分,自然类型以原生矿为主,占比高达 99.92%,氧化带深度约 91.90m;工业类型为脉状硫化物型金银铜铅锌矿石,且属于易选矿石,为后续选矿加工降低了难度 。

矿床成因类型为受构造控制的中低温岩浆热液脉状铅多金属矿床,成矿过程与花岗闪长岩岩浆活动提供的热液与物质、EW-NEE 向断裂构造提供的运移通道与赋存空间,以及二叠系大石寨组提供的矿源层密切相关,三者共同作用促成了矿床的形成 。

四、资源量情况

全矿区共伴生矿石量2095万吨,金属量铅39万吨(平均品位 1.88%)、锌39万吨(1.88%)、铜 5.9万吨(0.28%)、金7938kg0.38g/t)、Ag 778502kg37g/t)。

wechat_2025-09-24_161251_296.png 

五、开采技术条件

水文地质条件简单,属于第二类第一型,以构造裂隙水充水为主,充水来源包括直接的基岩构造裂隙水和间接的风化裂隙水,无地表水体影响。首采区 + 700m 中段最大矿坑涌水量 1298.97m³/d,不仅不会对开采造成阻碍,还可满足生产降尘、绿化等用水需求 。

工程地质条件为中等型(Ⅱ-4 型),以工程地质问题为主。矿体顶板(含砾砂岩、砂砾岩)岩体质量 Ⅱ 级(良),底板(泥质粉砂岩)Ⅲ 级(中等),局部区域易发生顶板冒落,开采过程中需采取支护等防护措施 。

环境地质条件中等,矿区无放射性危害,γ 辐射值低于异常下限;地下水为 Ⅴ 类水,需处理后才可饮用;且无滑坡、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条件,地质灾害风险低,整体开采环境较为安全 。

六、矿石加工性能

矿石结构以自形 - 半自形粒状、它形粒状为主,构造呈块状、浸染状、细脉 - 网脉状,矿物嵌布粒度适中(方铅矿 0.1-1.0mm,闪锌矿 0.015-3.0mm)。

进行了选矿流程试验,试验样品的原矿品位为:Cu 0.86%Pb 2.22%Zn 2.20%Ag 100.65g/tAu 3.02g/tS 6.62%。推荐的工艺流程为 “铜铅混合浮选 - 分离 - 锌浮选 - 硫回收” 工艺。获得产品指标如下:铜精矿Cu品位14.98、回收率89.05%;铅精矿Pb品位49.41%、回收率91.59%;锌精矿Zn品位45.95%、回收率87.90%Ag在铜精矿、铅精矿、锌精矿中总回收率为90.43%Au在铅精矿、锌精矿中总回收率为86.26%。。


  • 回到顶部
  • 电话咨询
    办公室:0471-6956888
    刘先生: 13204889955
    申先生: 13739989751
    任先生: 17614898888
  • QQ客服
  • 在线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