申先生:13739989751
任先生:17614898888

探矿权于2022年取得,面积9Km2,交通总体便利。区内居民稀少,物资来源主要在额济纳旗和酒泉等地。周边矿产较多,主要为金矿、铁矿、萤石矿和铜铅锌矿。2024 年取得采矿证,生产规模10 万吨/年,面积0.69平方公里。
1.赋矿层位:区内的赋矿地层为寒武系下统双鹰山组,岩性主要为砂岩层夹含玉髓萤石角砾岩。
2.控矿构造:区内北东向和近南北向断裂是主要的容矿控矿构造。目前经过探槽工程查明的断裂主要有 6 条。其中:北东向断裂 2 条,南北向断裂 4 条, 都为控矿断裂构造。最长的控矿构造约 2Km,大部分被第四系覆盖。
3.选矿:通过实验室流程选矿试验研究,确定了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和选矿工艺流程,取得了较好选矿指标,采用“原矿‐磨矿‐萤石浮选(一段粗选、七段精选,中矿顺次返回)”的工艺流程,最终获得萤石精矿,萤石精矿产率为 32.87%、CaF2 品位 97.14%、回收率 85.14%,为易选矿石。
萤石矿体沿控矿断裂构造呈似板状、透镜体或扁豆体分布。目前槽钻探工程揭露控制的萤石成矿带有 5 条,其中 1、4 和 6号矿体规模较大,沿走向控制长度分别为 800m、400m 和 450m,宽度在 0.3‐8m 之间。其余矿体长度在几十米至100 多米之间不等。钻孔揭露矿体最大延伸深度为 270 多米。
共估算矿石量93万吨,含CaF237万吨,平均品位40%,矿床达中型规模。1 号矿体在走向及倾向上延伸相对稳定,是区内主要矿体,估算资源量 32.6 万吨。
1.钻孔施工情况:为了解 1 号萤石矿体西部外围白垩纪盖层的埋深、盖层与基地接触界线和深部萤石矿控矿断裂构造的情况。在原 1‐4 线ZK146 孔西 670m 长度布置了 4 个钻孔。分别为 ZK148(143.9m)、ZK149(320m)、ZK1411(203.9m)和 ZK1410(273m)。总工作量 940.8m。基本达到了钻孔设计的目的和要求,取得了较好的找矿信息。
2.经钻探工程揭露,从 ZK146 孔开展向西 340m 外,盖层埋深从 50m 增加到 240m。盖层与基地接触坡度倾角 310。盖层埋深向西越来越深。
在施工的 ZK148 和 ZK149 孔中,分别揭露到了萤石矿体。萤石矿体主要发育在断裂构造内及其上下盘接触部位。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。
3.从钻孔揭露出的 2 个萤石矿体的倾向推测,其为与 1 号萤石矿体平行的2 条萤石矿脉。在萤石矿脉两侧和断裂构造带中发育有细条状、网状萤石脉和萤石角砾。矿石主要为角砾岩、纯萤石脉、玉髓‐萤石脉和细网脉萤石充填胶结砾岩。
4.钻孔揭露中发现,在盖层中发育有细网脉充填和胶结的萤石矿石,厚度相对较大。在 ZK148 孔见到从 108.43—111.70m(3.27m)的萤石胶结砂砾岩。
1.矿区断裂构造发育,区内次级构造极多,为成矿提供了运移通道及容矿空间,且矿区南侧存在大量的花岗岩体,为成矿提供物质来源。因此区内成矿条件优越。
2.从钻孔揭露表明:该区存在与 1 号矿体平行的 2 条萤石矿体和控矿断裂构造。从钻孔揭露盖层的厚度和盖层与基地接触界面的趋势来推测,下步找矿的区段应放在 1‐8 号勘查线以南的部位,或 2 号矿体周边部位。因为这些地段的盖层覆盖较薄,投入资金和找矿效果较好。
3.钻孔中含矿岩石发现:在砂砾岩中发现细网脉萤石脉和萤石充填的角砾岩,表明最晚期萤石矿成矿期可以推到白垩纪后。在今后的找矿中,可以注意在砂砾岩中寻找砂砾岩型的萤石矿
4.根据综合分析,矿区 2 矿段区域次级构造发育,且矿化体较多,推测其深部有可能存在规模相对较大的成矿构造;近南北向断裂在南北两端均由第四系覆盖,其延伸方向上亦存在成矿可能性。
总体来讲,区内具较好的成矿条件,萤石矿还具较大的找矿潜力。
版权所有©2025:内蒙古欧格德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蒙ICP备2024018410号